咨询热线: 0731-5599-8018

预约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活动

德学馆国学幼儿私塾感受传统习俗之行

2021-03-18 10:44:54
新春佳节中,德学馆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为民众送祝福,送福饰,舞龙表演,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欢快,学习到了舞龙的技能,更深层次了解了中华文明习俗知识。
舞龙贺新是过中国年最具传统习俗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是由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历史所孕育出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并有趋吉避凶、消灾降福意义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物,黄帝一统天下后,从各个氏族各自的图腾动物身上取其某一部分,根据想象用熊头、马嘴、蛇体、鹿角、鱼鳞、虎掌、鹰爪、蚩尤尾综合而成的,称黄龙,体现各部族融合、团结的象征。并且黄帝凭借神龙升天,民间便把黄帝与龙视为一体。原始时期华夏各族盛行图腾崇拜,轩辕一脉以龙为部族象征,久而久之,国人都自以为是龙的传人。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诗人同时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时而低首思索,时而仰天咏叹。在珠走玉盘级的诗句中,他把积郁在心头的那种疑惑一泻而出:
那远古的初态,是谁传告下来?
天地还未成形,凭什么来考证?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谁能分辨极限?
天气运动,克盈无形。
如何可以识得天地?
禹用应龙。
如何沟通江海?
应龙怎样以尾划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经历?
日光无处不到,
烛龙如何再照?
太阳尚未升起,
神树为何闪耀光华?
 
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
上面的诗句来自他的《天问》。在诗中,屈原一口气提出了百余个问题,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传说,他都大胆地提出了怀疑,自然,“龙”这个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一种有翼的龙)以尾划地,为禹指出疏导洪水的路线,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
至于舞龙习俗,民间有许多解释舞龙由来的传说,一说是,盘古、神农、伏羲轮流掌管“镇天之宝”——一根龙头拐杖,以每年正月初一为换班之时。这天伏羲刚上岗,突然见五瘟童子化成一股黑气,往人间飞奔。伏羲恐五瘟童子去作孽人间,忙将手上的龙头拐杖往空中一抛,立时化作一条金龙,张开大口,一下就把瘟童施放的瘟疫全部吞吃。继又逮住瘟童,将其监禁。因龙头拐杖由玉竹制成,后来人们便照着玉竹龙的样子,用竹子作骨架,制成内点蜡灯的火龙,自行舞弄盘旋,以消瘟免疫。另一则说,玉皇大帝有一根雕龙拐杖,因长年累月感受仙气,活了。某日它偷偷跑下凡间作乱,残害百姓。玉皇大帝为平民愤,派天兵天将下凡将其拿住,然后让百姓用火焚烧,孽龙被烧得翻滚飞舞,待其只剩一口气时,才押回天庭。从此民间有了舞龙放火的习俗。
剔除幻想的成分,这两则传说均反映出历史的真实,也就是说,舞龙起源于古人用火炬祓除邪祟瘟疫的“火祓术”。在古人的观念中,瘟疫疾病是妖邪作怪的结果,这些妖邪与猛兽一样,害怕烈火的攻击。所以秦汉以降年末岁初的祓禊礼中,照例有一道“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张衡《东京赋》)的场面壮观的仪式,后世的舞火龙之俗,正是从这种大型的举火队舞形式上发展而来的。迄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有出于祓邪祛瘟、纳福迎祥为目的出龙舞火仪式,也是这种“火祓术”的历史返照。
又有人认为舞龙是远古龙图腾崇拜的遗存,其原始形态是人们排成逶迤的队形,模仿龙的动作,舞动行进。这种活动称为“舞雩”,含有祭龙、祈雨、祝祷年成等多项内涵,因古人的心目中,龙是主风雨、主谷物的神灵。《周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因知这种活动在春秋时已经流行。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载有汉代舞龙祈雨之事,汉代画像石上也有舞龙场景,可见汉代的舞龙是先秦“舞雩”的发展。当代农村中的舞龙活动,率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主题,其民俗信仰与上古的“舞雩”仍旧是一脉相承的。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由于舞龙之灯是可以各地游走,并且舞龙过程中,锣鼓喧嚣,可以制造声势,舞龙本身包含着祈福辟邪的要义,自然又成了当日全部活动的重头戏。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以及舞龙灯来纪念这个日子。
在很多地方的方言中,“灯”与人丁的“丁”谐音,所以兴旺人丁是舞龙的深一层寓意。中国民间有元宵节做“桔灯”(谐“吉丁”)、“添灯”(谐“添丁”)、“送灯”(谐“送丁”)、“迎花灯”(谐“迎花丁”)、“接灯”、“还灯”以及“上灯棚”、“穿灯脚”、打“点仔灯”、挂“子孙灯”、燃“照岁灯”等习俗。这些灯俗,都含有繁盛人丁,兴旺家族,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求吉祈福的寓意。龙灯是“龙”与“丁”的相连。龙是中华始祖黄帝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的图徽,是力量的化身,龙灯也就寓意着向黄帝“乞丁”,希望自己的家里出一个“龙子”!这样,在各地的舞龙活动中,常有一些和“龙丁”相关的程式、讲究、说词。
龙灯“盘”到子孙众多的大户人家,放“百子炮”;盘到小户人家,放三只连响炮。放炮者不能将炮蹲在地上放,认为炮一蹲地,就意味着这家子孙是“泥坯子”;要将炮提在手中放,寓意“龙子”一步登天。盘到新屋落成的人家,要让这家的妇女“摸龙须”和“龙角”,让其小孩“钻龙门”。盘到那些多年求子不得的妇女,往往要主人加钱加物,让“龙”绕一绕她的身体,并让一个小男孩骑到龙背上绕着厅堂转一圈,扮演一番“麒麟送子”。对此,有人还作了这样一首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如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
如今,在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不论生男生女都成了人生一件大喜事,龙灯送子的习俗渐渐淡去,而最初以祭祀先祖面目出现的龙灯也渐渐发展成了一种民间娱乐活动,而这,正昭显太平盛世下的今日中国,百姓生活的其乐融融!
此文转载自新浪博客

德学馆孩子们给大家送福啦!
德学馆致敬中国传统 邂逅艺术生活
收获满满的新春祝福
“身体健康”“家人平安”
“逢考必过”“事业顺心”
“爱情甜蜜”“减肥成功”
2021辛丑年
福运加持的你将
心想事成 好运连连!
 
想了解国学幼儿私塾吗?
快来添加德学馆老师微信预约吧
德学馆祝福大家新年大吉!
德学馆国学幼儿私塾春季班:小班只有三个名额了!中班只有3个名额了!大班只有6个名额了!
报名电话:15574416885黄老师(微信同号)
                18573246885张老师
 
温馨寄语:
        传承中华传统节日与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与职责。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仍延续至今。
 
年俗文化南北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全家团圆、走亲访友、看望长辈等,愿我们的孩子能将这些饱含浓浓亲情和美好心愿的习俗牢记心中,代代相传。
 
 
 

相关推荐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培训报价
扫一扫

扫一扫
赠送神秘大礼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731-5599-8018

返回顶部